凯发k8天生赢家 \ 资讯列表 \ 长治:改革创新谋发展 奋发有为著华章
5671 2019-3-7 8:35:05
  •   长治市加大项目建设力度,重点工程建设全速推进。图为新投产的潞安2gw高效单晶太阳能电池智能生产项目现场。 李小杰摄

如何谋划新一年的发展,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在前不久召开的长治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长杨勤荣代表长治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描绘了201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2019年,长治市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三大目标”,突出转型项目,实施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提速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快打造山西重要增长极、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美丽幸福长治,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奋进新时代,谱写新华章。围绕总体目标和要求,长治市将扛起长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准确把握重大政策取向,抢抓重大战略机遇,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在9个方面精准发力,推动长治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突破。

着力转型项目建设
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2018年,长治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重点推进了478个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转型项目,123个产业转型项目建成投产。全市煤炭产业增加值占比降低2.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25.6%和6.9%,提高3.3和2.2个百分点,工业结构“反转”迈出坚实步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考核全国“优秀”。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46亿元、增长7.4%,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总量新增近170亿元,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二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0.7亿元,创历史新高。圆满完成了全省考核地市的10类22项区域经济转型指标,排名全省第二。今年,长治市将继续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构建长治现代化经济体系,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聚焦制造业发展,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方向,长治市将重点培育八大优势产业集群。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重点推进潞安煤制油扩产、高密度航空煤油及柴油、潞宝己内酰胺产业链条延伸等项目。国家级半导体光电产业集群,重点推进中科潞安深紫外led芯片二期、衬底材料、外延、封装、应用等项目,新上高科led外延芯片、白光led封装、家电产品配套等项目。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将支持成功集团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物流电动汽车及充换电设施建设项目。医药健康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康宝血液制品、振东抗肿瘤药物、太行药业植物干细胞等项目。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积极创建军民融合示范市,重点推进淮海军民融合科技产业园和平顺航天工业园二期建设。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将重点推进星箭察打一体无人机生产线、丰荣航空维修等项目。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创盈智能终端产业园、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网、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建立固废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全年利用工业固废800万吨以上。
  同时,长治市将以能源革命为突破,加大传统产业技改力度,力争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70%以上,全市焦化产能全部集聚到9大焦化项目。全市将开工电厂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新增煤层气开采量3亿立方米。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项目建设,确保500兆瓦国家光伏技术领跑基地6月底前并网发电,建设长治光伏发电技术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光伏创新技术的试验、中试基地,加快壶关华能风电、巨鹏生物质燃料乙醇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建设大型物流基地,加快构建立体式现代物流格局,在新设市辖区规划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市将全力培育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着力创新驱动
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18年,长治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设立了1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和人才资金,成立中科半导体技术研究院、海外华人高新技术协会长治工作站等一大批产学研合作平台,与98家企业和科研院所达成合作事项106项。引进461名硕士研究生以上高素质人才,成功举办首届长治技能大赛。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8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和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双创”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今年,长治市将强化科技引领,深化创新驱动,充分发挥长治市工业技术研究院、长治能源革命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的作用,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长治“双创”升级版;将突出人才支撑,实施“潞商潞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建立驻京、驻粤及海外人才工作站,统筹推进实用人才、乡土人才和熟练产业工人的培养,办好第二届长治技能大赛等活动,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将大力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制定一批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技改领域技术标准,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国家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和消费品标准化示范单位。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加快推进国家煤基合成油质检中心建设,力争推出一批山西省名牌企业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长治“制造”向长治“创造”的飞跃。

着力改革开放
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2018年,长治坚持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成效明显,省级以上开发区达到9个,数量全省最多。国企国资改革步伐加快,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对外通道建设全面提速,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个数、开工个数、开工率均居全省第一,新开工项目到位资金全省第二。新增18家进出口实绩企业,进出口总额增长42%。成功集团在巴西建立首家散装工厂,实现了全市企业海外发展的新突破。今年,全市将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努力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走在全省改革开放“第一方阵”。
  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长治市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厂房,收储土地,提高开发区项目承载能力。持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推动潞城经开区民营企业化管理改革试点取得实质性突破。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长治市将积极推动企业办市政社区等管理职能移交工作,全力做好处僵治困工作和市属国有困难企业代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对困难企业资产进行集中经营,盘活闲置资产,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3家企业改革试点工作。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长治市将持续推进万名干部入企服务,认真落实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两个“30条”政策,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支持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提标扩规。继续办好“长清班”,打造优秀企业家队伍。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长治市将强化财政资金监管,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开展财源、税源调查,确保应收尽收。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加快推进长治金融商务区建设,整合市县担保资源,组建市级融资担保集团,培育上市企业。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长治市将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与京津冀、中原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的交流合作。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确保长治海关5月底正式开关,持续推动长治机场口岸建设,加快长子能交投口岸作业区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扩大高端煤化工、新型建材、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规模,鼓励引导企业和新上项目扩大先进装备进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系统定向精准招商。

着力乡村振兴
补齐全面小康社会短板

  2018年,长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全省率先启动绿色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创建工作,高标准建设了12个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现场推进会在长治召开。“沁州黄小米”入选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小米之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改善25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条件,完成1509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改造1.3万户农村危房。2019年,长治市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抓好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加快完善规划体系。按照产业带动、生态提质、城乡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五大发展类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分类设计好乡村建设规划。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深入推进绿色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和封闭示范区创建,重点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玉米、蔬菜、水果等12条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全力推进“沁州黄小米”“上党中药材”两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打造“潞党参”“长子大青椒”等一批区域公共品牌和产品品牌,推进“长治神谷”建设。大力发展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农村新业态。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净、绿”为抓手,实施拆违治乱、乡村绿化、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六大专项行动,全面启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让农村留得住乡韵、记得住乡愁。
  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屯留区国家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积极推进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稳慎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有效推动生产要素“上山下乡”,鼓励人才、政策、资金等要素向乡村流动。

着力完善基础设施
建设美丽幸福长治

  2018年,长治围绕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完成了“1 3”行政区划调整,形成了4个市辖区的发展大格局,实现了行政区划调整的历史性突破。主城区新建改造城市道路83公里、市政管网887公里。职教园区、长治海关大楼主体基本完工。开工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污泥餐厨垃圾处置项目。新开工棚户区改造4710套,建成率131%。3所学校竣工投入使用。“1 6”城镇群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9%,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今年,将紧紧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目标定位,全力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中心带动、内外联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狠抓城市建设。围绕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主城区重点实施城市道路标准化改造、国道市区改线、互通立交桥、畅通城市出口、高铁长治东站站房、职教园区、新建学校、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体育公园、游园绿地、环漳泽湖“五行”系统、“二青会”比赛场馆、棚户区改造和架空线路整治、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污泥餐厨垃圾处置等20项城建工程。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太焦高铁、黎霍高速、长治机场跑道延伸、“四好农村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立体联网、内外联通、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做好长邯聊客专、长治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轨道交通、壶关经陵川至云台山高速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推动5g站址规划和基站建设。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立足“一城四区”大城市格局,高标准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发挥主城区的集聚辐射功能,推动区域融合发展,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建立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跨城乡跨区域流转衔接制度,推动供热、供气、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确保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再提高一个百分点。

着力文旅融合发展
打造文化旅游强市

  2018年,长治聚焦太行板块,全力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全市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均保持25%以上的增长。今年,将深入挖掘、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努力把长治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加快太行旅游板块建设。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叫响“山西长治·壮美太行”品牌,重点推进太行神龙湾、荫城古镇、太行霓虹水街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合理布局旅游配套设施,开通低空旅游。扎实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涉旅文物保护单位“两权分离”,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加强文创产品开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积极打造旅游景区与革命遗迹相结合的红色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 ”“旅游 ”,培育发展文化体验游、自驾房车游等新业态,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太行精神,不断提升长治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强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文明守望工程和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繁荣文艺创作,打造文艺精品。

着力三大攻坚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2018年,长治三大攻坚战顺利推进,脱贫攻坚实现连战连胜,“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沁源县顺利摘帽,武乡县、沁县进入脱贫摘帽程序,302个贫困村、6.4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强力推进污染防治,在全省率先开展道路扬尘和汽车尾气专项整治,完成冬季清洁取暖改造13.9万户,淘汰燃煤锅炉1212台。成立长治市固废综合利用研发中心,全年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各类工业固废821万吨。主城区pm2.5浓度下降10%,空气优良天数增加18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第三,改善率进入全国169个重点城市前20名,获得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省级奖励资金4106万元,位居全省第一。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率全省第一。今年,将持续巩固扩大攻坚成果,聚焦解决突出问题,精准施策、扎实推进,打好重点战役,务求取得实效。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大对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坚决防范、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有序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用好用足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全面落实产业园区和扶贫车间奖补政策,重点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园区,建立扶贫车间,做大做强“太行家政”特色劳务品牌。全面落实教育、健康等各项扶贫政策,确保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全部入住,继续抓好农村危房改造,扎实做好“两线合一”,推动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政策有效衔接。加大对贫困边缘户的扶持力度,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五管齐下”,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加快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完成行业排放改造,推动清洁取暖和散煤替代由城市建成区向农村扩展。强化油品油质管控运输污染治理,严格落实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要求,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重点推进沁河、漳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国考、省考水质断面稳定达标。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和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加强采煤沉陷区、矸石山治理。大力实施太行山绿化工程,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着力改善民生
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2018年,全年民生事业支出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2.9%。省政府“六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市高考升学率明显提高,6个县区全部通过国务院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验收。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低于省控目标2.3个百分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基本完成,“三甲”医院达到8所,位居全省第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创历史新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8.8%。今年,将聚焦人民群众痛点难点焦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建改扩建一批农村幼儿园,重点扶持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持续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深入实施高考质量“三年提升计划”,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立绿色农业、煤化工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职业教育集团。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去产能安置职工、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建立精准就业帮扶机制。
  推进健康长治建设。深化县域综合医改、城市医联体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完成市医院、二院、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中医院综合楼项目,建设中医药强市。持续推进“双签约”等便民惠民措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扎实办好省政府“八件民生实事”。继续扩大全民参保人数,认真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深入开展农村特殊群体关爱、残孤儿童生活保障工作,大力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和红十字等事业。

着力安全稳定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2018年,长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创建全国禁毒工作示范城市,全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7%、5.7%,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今年,将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牢牢守住社会安全稳定这一底线,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责任制规定,压实部门监管责任,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构建形成政府和所有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1 x”清单管理体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持续深化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建筑施工、燃气、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夯实基层基础,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深化平安长治建设。进一步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禁毒三年攻坚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努力打造全省最安全城市。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建设信用长治、诚信长治,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全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本版文字:杨天闻 王一平


来源: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

上一篇
  • 大同市“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百亿工程集中开工

      ①“氢都”大同新能源产业城暨工业大振兴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现场。  ②国际能源产业园开工现场。  ③项目奠基。  开工!古城东南隅里坊巷文旅项目施工现场,一辆辆挖掘机、工程车整装待发,积蓄了一冬的力量开始迸发。开工!大同市国际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园各区,机械长臂舞动起来,解冻的土地上刨开一道道希望。开工!“氢都”大同新能源产业城“氢都一号”项目现场,头戴安全帽的建设者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3月1日...

    5196 2019-03-06 08:01
下一篇
  • 山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吕梁的生动实践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吕梁市市长王立伟谈脱贫攻坚 山西省吕梁市植树造林航拍实景图“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与生计并重、增绿与增收双赢,在一个战场打赢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取得积极成效。”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吕梁市市长王立伟向记者介绍了吕梁市践行“两山”理论的成功经验。  吕梁市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

    4657 2019-03-08 07:4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