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天生赢家 \ 资讯列表 \ 运城 书写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6318 2018-4-11 7:43:28
  • qq浏览器截屏未命名.jpg

  • 3月28日上午,运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盐湖会堂开幕。图为大会会场。 闫鑫 摄

强化创新驱动 增强内生动力 拓宽开放空间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建设“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以“改革抢先机,发展站前列,各项工作创一流”为总要求,以“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为总抓手,紧紧扭住“转型综改、改革开放、实体经济、项目建设”四个重点,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相结合,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推动全市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全省排位保持中上游、产业发展迈上中高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8年主要目标

  主要预期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政治引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牢政府工作正确方向

  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城市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这一光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论素养,提高实践能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城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工作思路和要求,围绕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三大目标,充分利用运城产业多元、资源丰富、区位优越等比较优势,率先在乡村振兴、工业转型和三产提质上实现新突破,率先在能源有效转化利用和新能源发展上作出新贡献,率先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对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上体现新成效,努力在全省转型发展、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中趟出符合运城市域特征的新路子。
  坚决落实市委各项部署要求。全面落实运城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一区五带”产业发展总布局,打好“七张牌”,推进转型综改向深处走;强化“三个发展计划”,推进实体经济向实处走;加速对外开放,推进运城发展向国际走;狠抓转型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向高端走;落实党建“两个走在前”,推进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向一流走。“干”字当先、“实”字为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提档升级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三年专项行动,每年实施100个重点技改项目。大力实施“两化”深度融合和智能制造三年提升行动,推动生产设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供应链条网络化。着力培育人工智能、增材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产业,推动建设数字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实施环保提标专项行动,推动循环产业全链条发展。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
  着力打造“三大基地”。国家级铝镁合金产业基地,推动铝镁合金制品向工业级产品、信息家电产品、航空航天航海等军民融合领域发展。中西部精品钢基地,强化改造、扩能、提质、延伸,吸引下游企业入驻,促进产品高端化、终端化、链条化。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基地,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项目实施,构建运城汽车工业城。
  持续抓好“三个发展计划”,推进实体经济实现新突破。“龙腾虎跃”计划,加速推进170个转型项目的“千亿行动”。“群星灿烂”计划,新建10个双创基地。实施中小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300亿元的投资计划。“凤还巢”计划,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服务机构和服务机制,推动本土人才回归、吸引运城籍人才返乡创业。全力推动总投资3053.4亿元的1002个项目建设,落实年度投资计划826.7亿元。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档升级行动,推进产业改造升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提档升级行动,推动特色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优势农产品出口提档升级行动,促进更多运城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行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畜牧业规模养殖提档升级行动,推动畜牧养殖提质增效。农业绿色发展提档升级行动,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行动,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保障粮食安全,粮食产量稳定在25亿公斤以上。扩大设施蔬菜、特色露地蔬菜规模,新创建5个省级标准园。创建“运城苹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新建20个标准化示范基地。与新华社共同设立并发布运城“苹果价格指数”,全年农产品出口量达到4.5亿公斤。
  深化“四治六化一创”专项治理,提升农村环境品质。新建改建“四好”农村公路560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00公里。解决10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高标准建设100个美丽乡村。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重点乡村文化设施。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施职业农民培训全覆盖工程,精准培训专业技能农民10万人次。

改革攻坚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营造“六最”营商环境

  推进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实施企业科技创新提升行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加快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在重点产业、医疗卫生等领域再建设2—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2—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强科技大市场建设,年技术合同交易额争取突破10亿元。推动设立市县两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落实好人才激励政策和全市百名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加强职业培训。
  对标国内先进开发区,全面完成“三制”改革,深入推进“三化”改革。加快推动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切实向开发区下放权力。解决好土地占补平衡,确保入驻项目一律“熟地”供应。解决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和厂办大集体问题,年底前全面完成“三供一业”的移交。加快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妥善做好人员分流。实施民营经济改制工程,实施管理提升达标工程,实施资产证券化工程,实施信用等级认证工程,实施品牌工程。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建立专业化和市场化招商队伍。创新招商引资奖励机制,组织大型招商推介会。健全县级招商机构与机制,强化招商考核激励。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大力发展“互联网 政务服务”,最大程度简化办事流程,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
  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业。新建改建沿黄河旅游公路200公里,统筹推进沿黄河8个县(市)旅游片区开发建设,打造黄河全景慢游走廊和自驾游目的地。推进盐湖、关帝庙、鹳雀楼、李家大院核心景区建设,打造5a级景区。推进关圣文化建筑群申遗工作。加强黄河金三角旅游合作,实现三省四市“一证游”。
  建设5—10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培育制版集团、精睿印刷、宇达集团、澄泥砚、本命年等龙头企业,做强市文工团、蒲剧团、横店影院等演艺娱乐经营主体。遴选一批上市后备企业,年内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两家以上。建设大数据平台和大数据产业园,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和电子商务,促进信息消费。提高“铁公机”“岸港网”的综合承载能力,使运城成为现代物流区域枢纽。

扩大开放 构建对外开放“大平台”,培育对外贸易“新主体”

  构建对外开放“大平台”,深度融入国家开放“大战略”。设立出口贸易服务窗口,扩大农产品出口渠道。推动黄河金三角三省四市在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以打好“七张牌”为重点,做好“关公”和“古中国”两篇大文章。打通高速公路省际“断头路”和省内重要连接线,加快蒙华铁路运城段建设,年内开工运城北站动车停车场扩建工程,做好运三高铁和阳运高速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实施机场改扩建,尽早实现航空口岸正式开放。
  加快培育对外贸易“新主体”。积极培育更多拥有进出口自营权的外贸经营主体,不断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推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力争有2家企业进出口额进入全省前10名,8家企业进入全省前50名。
  提升市城区首位度。启动实施总投资106亿元的城市路网、生态绿化、公共服务设施、城市亮化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城中村和棚户区、大运城城市规划等七大类54项城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文化艺术中心,加快市民服务中心、万达广场等重点工程进度。推进樊村水库、安邑水库、八一水库、排水总干渠、姚暹渠的生态景观带和鸭子池湿地公园建设,构建中心城区大水系。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健全菜市场、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体育公园和一批小游园尽快向市民开放,全面推进“六城联创”。
  加快盐临夏一体化发展。实施盐临夏一体化路网建设,构建盐临夏三地半小时通达圈。围绕全市城镇化总体布局,强化产业支撑,加快产城融合,突出文化底蕴和特色设计,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把县城建设好、管理好、发展好。努力培育一批现代农业、工业制造、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旅游观光、生态宜居的特色乡镇。推进解州镇、东镇、陌南镇、历山镇创建全国特色小城镇。

绿色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中心城区开展禁煤区建设,稳妥推进“煤改气”“煤改电”。严格落实重点行业错峰生产,推进提标排放。全面推进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污水收集率达到90%以上。推动河道整治和堤坝建设,打造新绛、稷山、河津、绛县、闻喜、临猗县城段河道生态景观带。建设汾河入黄口、涑水河入黄口和伍姓湖生态湿地,各县(市、区)全面建设生态湿地公园。
  持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全年完成植树造林16.3万亩、退耕还林11.5万亩和水土流失治理37万亩,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中条山北麓生态景观带。继续做好南山生态修复和绿化提升,打造夏县、盐湖、永济百公里绿色长廊。实施环盐湖禁墙保护绿廊工程。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平陆、垣曲、万荣3个贫困县摘帽,181个贫困村退出,7.3万贫困人口脱贫,实现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抓好易地扶贫搬迁。聚焦人、钱、地、房、树、村、稳7个问题,完成1.7万人搬迁任务。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并与国家扶贫标准有效衔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启动中心城区人民路小学、逸夫小学新校区建设,全市新(改、扩)建20所公办幼儿园,认定扶持15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消除义务教育学校66人以上大班额班级。
  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扩大农民工就业,全面治理拖欠工资问题。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人。
  全力打造“健康运城”。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完成解州镇、泗交镇、小梁乡等7个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加快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儿童医院综合楼等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开展文化科技法制卫生“四下乡”“戏曲惠民、欢乐百姓”系列活动和公益电影放映工程。进一步做好社保工作。完善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持续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落实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和困难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持续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落实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和困难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做好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城镇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各项工作。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着力化解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活动。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积极稳妥地处置存量债务。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强化乡村、社区联防、联控、联治,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强化社区治理。加强安全生产。深入推进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消防火灾等重点行业专项治理。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防震减灾、气象预警和防火、防汛、防疫等工作,加强非法超限超载治理,做好各项应急预案。本版文字统筹:王 荔


转载于: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

上一篇
  • 角逐行业巅峰 挺起民族脊梁

        4月10日,国内首台超大型1900千焦双作用式全液压海上打桩锤在太重天津滨海重装基地成功完成打桩试验。该试验的成功,标志着太重集团填补了我国在超大型液压打桩锤技术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长期垄断的局面,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工业装备能力和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具有里程碑意义。图为技术人员正在指挥试验。 本报记者 李兆民 摄转载于:山西日报责任编辑:向斌...

    5280 2018-04-11 07:38
下一篇
  • 谱写新时代水利现代化新篇章

    石匣水库全景山西省2018水利工作“路线图”核心提示  山西煤长水短,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如何破解“水困局”,谱写水利现代化山西新篇章?3月26日,我省水利工作会议为新时代山西水利发展描绘了一幅崭新的蓝图:就是围绕我省确定的建设“三大目标”、打好“三大攻坚战”总体要求,突出一件大事、实施两大攻坚、完成三大任务、强化四项管理、深化五类改革,推进水利大发展,为...

    5143 2018-04-13 07:28
网站地图